|
基本指导与准备 |
当然,在你的第一次单板滑雪课上,你看起来会略显笨拙。但是有本节的帮助,你可以迅速的掌握单板滑雪的基础。 |
几乎所有的滑雪场都设有初级雪道。通常都是10到15度的的缓坡,修整的很好雪以及比较宽的滑道。在欧洲它们常被叫做“练习雪道”,是专门为初学者建造的(因此不用担心会有高级滑雪者们造成的交通堵塞)。典型的初级雪道都设有拖牵或者T形拖牵,帮助年更容易地返回山顶。来到初学雪道后,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单板滑雪的激动之旅吧。
|
单板站姿选择—左脚前还是右脚前? |
当然,在你的第一次单板滑雪课上,你看起来会略显笨拙。但是有本节的帮助,你可以迅速的掌握单板滑雪的基础。 |
滑雪板初学者应当首先确定他们所偏爱的单板滑雪站姿。这很重要,因为选择一个你舒服自然的站立姿态可以帮助你更容易地学习单板滑雪。基本上,你的单板滑雪站姿其实就是你在滑雪时习惯用哪只脚在前面滑行。
|
如果你选择左脚作为滑雪的前脚而右脚作为后脚,那么这是一个“Regular”的姿态。大多数滑雪者都采用这种规则的脚法。 |
|
但是如果你选择右脚作为滑雪的前脚而左脚作为后脚的话,你就选择了一种称为“Goofy”的姿势。 |
一般来说,如果你已经在雪道上做了一定次数的单板滑雪后,你应该对你的自然姿势心中有数了。在进行单板滑雪前,你也可能会对你偏好的姿势有一定的概念了。
如果你仍然拿不定主意,那么你可以尝试穿着袜子在光滑地板上滑行的办法来确定你的站立姿势。如果你滑行时左脚在前,那么你大概左脚在前的滑法。反之,你很可能就是习惯右脚在前的滑法。
每一个单板滑雪者都有他所偏爱的滑雪姿势。单板滑雪者偏爱左脚或者是右脚在前的滑雪方法,其实类似于我们喜欢用左手还是右手做事。但是,你应当知道,如果你想真正熟练掌握滑雪的话,这两种滑雪姿势都应该掌握。
两脚间距
两脚间距是指单板固定器之间的距离或者你的单板初始两脚间距。你的两脚站立间距将大大影响你对板的控制以及滑雪技术水平。
通常来说,你的两脚间距宽度略微比你的肩宽宽一些。但是你也可以根据你的身高决定你的姿势宽度
下面的表格显示了间距与身高的对比关系。
身高 (厘米) |
宽度 (两脚间) |
< 152 - 155 |
43到46 |
157 - 165 |
46到48 |
167 - 178 |
48到53 |
> 180 |
56到58 |
|
理解滚落线 |
当你开始学习使用单板时,了解滚落线可以帮助你保持控制。这一部分将真正带领你走入单板滑雪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你将学会如何滑下斜坡的一些技巧。 |
当你刚开始进行单板滑雪的时候,从教练或者单板滑雪同伴那里,你应该听说过滚落线。在你学习单板滑雪的初始阶段,了解滚落线是什么非常重要。 |
|
关于滚落线有一个拇指法则。要记住,你的滑雪板的位置与滚落线越接近平行,你的滑行速度将越大。交叉角度越大,你的滑行速度就越慢。同样,如果你的板与滚落线垂直,那么你将会停下来。
当你学会使用滑雪板,了解并理解了滚落线,那么它会帮助你更好的控制。
穿越滚落线
这一部分将真正教你进入单板滑雪世界,因为在这里你将学会如何滑下斜坡。现在你已经可以滑下滚落线,那么你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来学习如何穿越滚落线进行左右运动。
穿越滚落线并不是什么难事,你已经作了一些练习沿滚落线下滑的变化。好,现在来做你前面学过的同样的动作:站在你的滑雪板上保持身体平衡。把你的重心换到滑雪板的前或后部,屈膝面向你要前往的方向。伸直臂膀使得你的上部身体呈“T”字型。现在向你要滑行的方向运动你的上半身。你会发现你将会向你身体的重心方向滑行而去。
现在练习下面的动作:
然后向左方前进的时候,加进一点速度。通过将重心向后移减慢速度,努力通过恢复站立姿势来停止滑行。现在,换成将重心移到右边并向同方向滑动。尽量在斜坡上作“Z”字型滑动,从左往右运动。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可以进行向左运动,向右运动,直滑降以及刹车了。
一旦你掌握了这个,你就已经基本学会了基础单板滑雪的大部分技能了!
|
雪道上的规矩 |
这节会向你介绍单板滑雪中你需要记住的安全小提示和责任义务。安全进行单板滑雪的经验就是时刻牢记单板的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 |
你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享受单双板滑雪。然而,你应该明白这些活动是具有危险性的。 责任法规
|
|
这只是列出了你的单板之路上的一部分规则。牢记这些责任法规。无论你是滑单板还是双板,或者你只是使用一些特别的装备。总是保持对别人谦虚的态度,不要过界。注意安全,保持头脑清醒。
其他一些单板滑雪的安全提示
最后一点,安全的滑行单板和双板是每个人的责任。确保安全,享受滑雪的乐趣吧!
一旦你搞好了一切单板滑雪装备并熟悉了滑雪板,滑雪鞋以及单板固定器之后,你就已经完全准备好进行你的处女滑了!
以上文字和图片转载自: www.abc-of-snowboarding.com
欢迎光临 极度阳光——单板网 (http://snowboard.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